当前位置:首页 > 情报最新情报最新

《花木兰》|女性的话语重建与崩塌

2021-01-30 05:04:41【情报最新】人次阅读

摘要女性由刘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兰》广受关注的同时,1998年由迪士尼出品,改编自北朝民歌《木兰诗》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动画电影《花木兰》讲述了花家独女花木兰不忍年事已高的父亲重返战场,趁父亲熟睡之际,偷拿军令状与盔甲,男扮女装代替父亲奔赴战场,在守护神龙木须、幸运蟋蟀以及战友的帮助下,最终打败匈奴,建立军功,为家族争光的故事。迪

女性《花木兰》|女性的话语重建与崩塌图

在刘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兰》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由迪士尼于1998年出品、改编自北朝民歌《木兰诗》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动画电影《花木兰》讲述了花木兰这个花家独生女不忍随老父重返战场的故事。父亲睡觉的时候,她偷军令和盔甲,代替父亲扮成男人的女人上战场。在守护神龙母树、幸运蟋蟀和战友的帮助下,她最终打败了匈奴,建立了军事功德,为家族赢得了荣耀。

迪士尼改编的花木兰,在尊重中国传统故事的基础上,加入了女权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使得花木兰在原著中为父亲被迫参军的英雄壮举具有寻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从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东方女性形象。

但影片对花木兰形象的刻画并不局限于故事情节和英雄主义的呈现。而是通过弱化男性角色来颠覆传统故事情节中的“英雄救美”,让美女救英雄凸显花木兰的英雄色彩。

可汗问他要什么,木兰不需要做学问。

我愿远行千里,送儿子回老家。

在《花木兰诗》中,花木兰最终放弃官衔,选择回到故乡,电影中也是如此。然而,当这样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女性终于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话语权时,她还是选择了回头看看自己的家庭,她的话语再次崩塌。

第一,颠覆传统女性形象

在中国传统的思维和文化中,女性应该是樱桃小口柳眉、温柔贤惠、小家如玉的精致形象,而这个从美国文化角度塑造的亚洲女性花木兰,不仅大胆、勇敢、聪明,而且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坚强女性形象,这是这部电影受到好评的主要原因。

首先,木兰有一种强烈的家和国家的感觉,这意味着她的自我价值的确认。

木兰第一次出场,伴随着“黄花花妆镜”的自我催眠,即默念“文静、娴静、优雅、有礼……”并俏皮地在手臂上放了一张小抄,都是为了“荣耀花家祖师爷”,通过婚姻实现自己作为女人的价值而去拜访媒人。

但从木兰失意时的独白中不难看出,嫁给荣耀门楣不是木兰的选择。就像木兰见媒人前的祈祷一样,她所有的小丑动作都是为了给家里争光。在为父亲与木兰作战参军后,她在训练之初就力挺自己的弱点,后来以超越同龄人的能力赢得了高竿上的箭羽,这也是为家族争光的意志。

接下来的两个战争剧情,花木兰勇敢地冲向匈奴,把最后一枪弹射到雪山,造成雪崩,打败匈奴;发现匈奴潜入北京后,毅然拿起武器保卫国家。此时,木兰的行动得到了爱国主义的支持。

其实家和国家的感情不属于女人,就像电影插曲里描述的那样:“人要忠于皇帝,男人上战场,女人养孩子。

木兰代替父亲参军,改变了“三从四德”对女性的束缚,唤醒了女性心中潜在的主人翁意识。这是跨时代的改编。

第二,被削弱的男人

与性格完美、情节丰富的花木兰相比,影片中的男性角色和特点明显被导演弱化,从而达到以男弱女强的理想效果。

影片中,花木兰的父亲华桓并不是一个高大可靠的父亲,身体上的残疾让他失去了在战场上保护家人、保卫国家的能力,这也成为花木兰为了父亲参军的最直接原因;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与国内影视中威严的形象相反,以优雅、可亲、瘦弱、白发苍苍的老人向大众展示,而原本代表国家权威的至高无上者却在独自入侵时被毫无还手之力地拖走,沦为人质。

影片中的匈奴首领可汗和他的部下在外貌和性格上都很有男子气概,而这样的男性形象都设定在正义的对立面,所以他们的结局一定是失败和死亡;李翔是个有前途的年轻将军,体格健壮,相貌英俊,但即使是名将之子,在敌人面前也是失败的,最终的胜利还是需要木兰的手。

这些被弱化的男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花木兰的“阳刚之气”,让她为自己寻找,建功立业,荣耀门槛,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第三,话语的重构和崩溃

木兰以非常规的女性形象,为女性走出去做出贡献创造了可能,也塑造了“说女人不如男人”的女英雄形象。这是男权社会建立,女性失去话语权后的大胆尝试,也就是在中国古代,一个强调男尊女卑,放置非常规想象,并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

但木兰虽然没有以所谓女人的方式为家人争光,却以所谓男人上战场的方式荣耀祖先。当她选择逃跑的时候,第一次被认出来,却以男人的形象给人看。

从本质上来说,木兰能出家门进入战场并不是女性的胜利,她的话语权还是建立在男性的外表上。因此,即使木兰拯救了整个军队,当李翔等人得知女儿的尸体时,她也毅然将女儿遗弃在荒野中。

救了国家又有危险的花木兰,在官位上选择了后者,回国。当她被大家认可的时候,她选择了回归家庭,回归传统的女性角色。虽然充满了“孝顺”,但影片开头木兰的叙述已经表明,家庭和婚姻不是她的本意,她只是在玩。那个时候,找到了真我的木兰,选择回去继续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放弃了刚刚获得的东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重返家庭仍然是女性获得社会认可和重获话语权的唯一途径。但这种选择虽然符合传统中国的历史现实,但作为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电影,最终还是失去了现代性。

为广大动漫党漫迷提供更多精彩的《花木兰》|女性的话语重建与崩塌相关内容,御宅族看动漫作为一个消遣方式,本身也就是要从中得到快乐和放松,类用心做的剧情。

关键词:女性   形象   男性   影片   单于   父亲   传统   家族

很赞哦! ()